内容导读:导航目录:1、有哪些商业和文艺结合得很好的电影可以推荐?2、其他国家有什么具有代表性的好电影?3、请介绍几部世界经典电影,说明其特色.4、后现代派的电影有哪些?5、一部电影6、找科幻片有哪些商业和文艺结合...……
导航目录:
有哪些商业和文艺结合得很好的电影可以推荐?
黑客帝国。
要商业场面有商业场面,剧情紧凑,十分耐看。动作场面也有很多独创。电影也能体现出对自我意识的探讨,对程序世界的展现与探讨。
其他国家有什么具有代表性的好电影?
法国:《天使爱美丽》。影片赏析:这部影片也是儒内以更佳方式传达出了无尽的乡愁,对孩提时代的巴黎、梦想中的巴黎的眷恋。导演将法国诗意电影的传统与个人风格完美地统一起来,我们仍然可以从影片中找到儒内式的黑色幽默和古怪创意,但我们也能够发现普列维、卡尔内等老一辈导演的影子。
这部电影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本片的镜头很有特色,机器的游走始终将观众放在电影人物中间,以一个透明人的身份、参与观察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而镜头独特的角度让观众在与爱美丽一同探索的同时,能轻轻地跳出一些情节,看到银幕之前我们想发现的东西。
意大利:《美丽人生》。影片赏析:一部超越常规的黑色喜剧片,一副医治战争创伤的更佳良药,拥有温暖的质感,清新、达观,而又生机盎然 ;影片笑中有泪,将一个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转化为一个扣人心弦的悲喜剧。
在本片身兼编导演三职的罗伯托·贝尼尼是意大利影坛著名的喜剧演员,他在本片发挥了高度创意,用妙想天开的方式将一种几乎已经拍烂的题材——纳粹迫害犹太人点石成金,颇有点卓别林喜剧的效果,却以喜衬悲,使一股同情,敬佩与对于和平的热爱于心底而生。
德国:《窃听风暴》。影片赏析:剧本里充满了微小而经典的影像和参照物并且它的主题渐渐浮出水面,再一次让观众对故事感到无可挑剔。阿伦特在《人类境况》(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中写道:“人类不可能获得,除非他知道自己是受制于必然性的,因为把自己从必然性解放出来的努力虽然不可能是完全成功的,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赢得了。”《窃听风暴》讲述的正是人性在极权主义制度下挣扎的历程。
请介绍几部世界经典电影,说明其特色.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怜的75,但阿甘脑袋里的世界却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国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着便竭尽全力。他周游着历史,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见证着一切,自己也变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他就如一片羽毛,飞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很少回头来估计自己的损失,对于他的人生,也许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永不停止尝试!"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盗火线》
警察与贼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而他就是一个警察,他就是一个贼。他说:我不能任由你们纵横霸道我终将为你们送葬。他说:我一定等到最后。两个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温暖的。
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伤心的城市里展开追逐的游戏,天生注定他们就背负了不同的使命,这让他们只能各走各的,然后决一死战。
电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变成诱饵,当基斯看见阁楼妻子,他的爱人却含着泪摆了摆手让他赶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种放不下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杂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艰苦的抗争,于是,他用了19 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更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诗式电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著,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国上流社会掀起巨 *** 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 *** (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 *** 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 *** 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则之一条——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恶似乎一直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的主流。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被那个高深莫测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仿佛一道蛛网暗示着观众:它是承载宿命的罪与罚。在自私、贪婪、充满欲望的大都市里,上帝曾发动过洪水来洗涤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罪犯却似乎只想用鲜血来召唤那宿命的审判。
据说,“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教父》
冷静的法则与狂热的欲望似乎永远都是孪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规则”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地借此形式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教父却似乎是可以自由游走其间的骇客,只需要用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就可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病毒。规则在他们的手中只是用来束缚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终目的。他们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以弥补法律在自由社会下的不足。
维托.科利昂解决问题的 *** 就是构建一个以宗教为掩护的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维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动声色地来贯彻他的主义。
道德似乎在这里变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天堂电影院》
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每个画面都可以带你在记忆里翻山越岭。
一位母亲正因远方的儿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离家的儿子现已是罗马著名的导演。儿子回来了,他是来参加老放映员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礼的。
在他的童年时代,村民们都喜欢到镇上的“天堂电影院”里看电影。慢慢的,还是小男孩的也与老放映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小男孩在一场胶片引起的火灾中救了老放映员,老放映员的眼睛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当上了放映员。后来男孩长大了,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结果女孩与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员的劝告,远走他乡。
三十年后,成名的Salvatore回来参加老放映员的葬礼。老放映员给他留了一份礼物,那是当初被镇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每一场吻戏,每一场吻戏如走马灯般在宽大的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 xxxx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之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延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这样的家伙面前丢脸……
——《猜火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如果说何勇的高亢是一种醒着的痛,那么马克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被麻醉后的苏醒。
这是一场酝酿于青春期的暴动,一种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愿意回家,只愿在冷冷的街灯下孤独游荡的叛逆。
这电影仿佛有一种呼喊,要么砸碎这万恶的社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 *** ,要么完全的融入其中,当一个随波逐流的傻蛋。
他们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 *** 或者钞票去咒骂周遭的一切,你也说不清他们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土豆”说:“时装在变,音乐在变, *** 在变,一切都在变。”
马克终于“醒悟”,在出卖朋友后,大笑着扑入那个他曾经鄙视的世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也许是一次结束,但影片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当马克钻进那个肮脏的抽水马桶,一个新的世界就已经诞生了。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爱玛》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爱玛》是英国与美国1996年联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爱玛·伍德豪斯这一漂亮、聪明、性格开朗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并充作穿线人物,通过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但什么是爱情呢?在一部瑞典电影中,有两个男人互相谈论女人,A对B说:别傻了,她们根本不需要爱,她们需要的只是重视,独一无二的重视。大仲马曾说,其实世界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死去的人不会欺骗我们。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勇敢的心》
事实证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学家们精心编纂的字眼或者君主们大发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对于无产者来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绘了压迫与自由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这种对抗大多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结构的矛盾。
对于一个努力来说,自由的含义也许仅仅意味着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挞,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华莱士其实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人权”,哪怕流干鲜血。这种精神令人敬畏。但时代的先行者们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几百年后的变迁,因为醒来得太早,他们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条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发现地球是圆的。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意义就在于,虽然注定失败,但毕竟触痛了那根神经。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苍蝇》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电影曾该片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据说镇压斯巴达克斯的大奴隶主苏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在他的《希腊名人比较列传》中说,年轻时的苏拉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笑容,极富同情心,常常会因为同情而潸然泪下。然而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残酷无情。尽管他以权力和荣誉会败坏人性为由谴责过分地占有权力和荣誉,但是他并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欲和荣誉感,而是拼命地去追求。他不仅使自己在追求权力荣誉时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也使他的竞争者们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尔说,政治使人变得罪恶。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堕落天使》
杀手将在明天死去,爱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堕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世界没有你真正要的坚持。
生活就像我们上小学时候的算术题:有一个水池N立方米,进水管每小时进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请问什么时候水池是满的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生活。成年以后的你就会明白,进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体验,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这个水池永远不会注满,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里面是空虚、挣扎与茫然。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之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
中产阶级的莱斯特.伯哈姆已经活不到一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
他就着在那个繁华的美国,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市郊,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该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象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没有成就,他厌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刚做完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珍妮和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好象又重新的复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幻想中,事态逐渐地向着十分有趣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幻想而变得有意义,但起码它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可能不,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吗?是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矶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终日奔走于生死之间,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天,他来到一家医院,可惜他来晚了一步,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已死在了手术台上。主刀大夫玛吉?瑞丝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决定留下来帮助玛吉战胜精神上的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美丽的玛吉。为了能真实地接触到玛吉,他冒险使自己显了形。
天使的爱也许更带着几分人世间所未有的纯净,而塞思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凡人的世界。面对着无法割舍的对玛吉的爱,为了能与玛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身份,堕落于人间,从此做一个凡人。这对于他来说也许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愿望,但是在愿望与付出之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对于天使的爱情,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于是变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真实还是想象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这里玩了一个大大的花招。本来这不成一个疑问,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传说”之意(意大利原文是什么呢?)。但是影片一开始导演却让迈克率先登场,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大家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自然所有的听众都像我们,既对他的话抱有怀疑,又对他的故事充满兴趣。所以那个乐器店老板最后才会站起来,伸伸腰懒懒地说:"好了,你的故事编得真好,可是我们的店要打烊了。”
没有人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也许除了迈克和导演。但是导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吗?其实他的这种拙劣的"伎俩”正表明了他是最怀疑的一个。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试图对别人进行说服的。那么他在这里实际上利用了人们的不相信作为了讲故事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说这种策略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因为这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一个手段。而到最后,导演还让迈克试图去挽救1900显得更加的拙劣,导演弄得太"现实”了,以致于故事失去了传说的那种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迈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晕头转向,我不由暗自发笑。他们似乎最后都被迈克说服了,相信了有这么一个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惊的是,最后的迈克依然那么年轻,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声早已远播,为什么似乎除了迈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而需要迈克那么费神地去一个个说服?
无主题变奏
这部影片很难让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分析。从一开始1900就存在于船上,并令人神奇地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弹钢琴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音乐本领。他一开始没有下过船,我们无法分析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导演给我们的呈现。这时他还没有看过陆地,所以他不可能产生最后的那个念头,要不就无法理解他曾经产生过到陆地上转转的念头,并几乎把它付诸于实践。这时我们只能把他没有下过船这个事实解释为他没有想过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话,岸上有吃人的大鲨鱼。但是很显然,后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后恐怕是无法再产生那样的影响的——否则我们只能把他解释为 *** 。所以这时他的不下船只能说是一种偶然,而没有原因,没有原因也就没有意义上的价值。他后来听到了那个农民诗人(他能听到海的歌唱,并说出那一席话,不是诗人是什么?)的话,开始对岸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更与整个影片的精神主张相悖逆,此处岸反倒显得更有神秘感,而意义重要。再到后来,他遇上了那个女子,爱情产生了,他上岸的冲动更加强烈,终于他要下船了,这让我们的心悬了悬,我们兴奋而紧张,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潇洒地把礼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后重新回到了船上。我们说,直到这个时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学意义,并凸现了价值。然而此时他的人生已经临近结束,影片也即将结束。那么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们怎么分析它始终贯穿统一的主题呢?
真诚还是虚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与爵士乐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戏剧化了,也就显得太做作了。先不说爵士乐手,1900那似乎真诚投入的感动也让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为自己的对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钦佩的。一对一的比拼进行得很激烈,导演运用了各种能够想得起来的手法对整个气氛进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说这些手法都没有新意,比如说通过观众的表情来侧面表现),等1900被迫弹起《圣诞之歌》时我的心很激动,我以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现了,等到1900重复爵士乐手的演奏时我依然对导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后1900弹起那首令观众激动万分,也让银幕下的影迷激动万分的乐曲时,我却感到了失望。导演还是无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为弹得快就是好音乐吗?那么大家都比快好了!这让我想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那里,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钝,如未开刃的黑铁,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剑,甚至树枝、木条等等作为兵器。而他们的武功往往也是温和的,如太极拳,但是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我本来以为1900也会是这样的高手,他弹最简单的《圣诞之歌》,弹爵士乐手弹过的乐曲,外行人是吃惊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乐鼻祖者他应该是能听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样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里却像获得了新生命,正是这让他黯然认输。我想这总比让1900拿跟香烟燃钢丝要有意思的多吧。
还有1900一开始是退缩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乐手为什么要同他比赛,他"真诚”地为爵士乐手鼓掌,并感动得泪水长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乐手的一再相逼,终于暴露了真面目,有点恶狠狠地对爵士乐手说:" *** ,这是你自找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一瞬间他开始的真诚在我的大脑里都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刚开始的真诚此刻仿佛带了点阴暗的色彩。我不喜欢他这样,我倒宁愿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争斗,他就是他,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只爱音乐的天才!
爱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时候,1900还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女人的兴趣,这让我有点暗自着急。我认为一个没有下过船的人,爱情对他来说可能更富于传奇。以他当时的名气,他的身边应该环绕着数不尽的美丽的女人,她们应该为他着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不,导演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让一个肥胖的小号手追随在他的身边。然而到了后半部,导演似乎终于觉得有必要关注关注这位传奇年轻人的私生活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这个女主人公正是曾给他过影响的那个农民诗人的女儿。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亲。因为她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件事情:之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张唱片中的那首乐曲,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或者爱情,给了他灵感;第二,因为她没有能接受他的礼物(奇怪的是她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而且那时她离他更远,且她的声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释是他处于下风口。但是从常识上判断,他处于上风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点。),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张唱片毁掉了(迈克把它修整好,塞进了钢琴里,但是也许他应该把它收藏起来留个纪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毁掉吗?);第三,因为她(当然也因为她的父亲),1900准备上岸去生活,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并间接促成了他那个伟大的念头。从这里来讲,那个女孩子的出现是恰当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总让我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或者如上面所说推动故事情节的一些发展。因此在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个道具的作用,爱情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要去死?
1900 最后的死让人心里很难接受。如果要怪的话,我认为应该怪导演。因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吗?1900惧怕上岸,只是因为他感到陆地太远了,城市远得看不到尽头。这让他心里发慌。他怕自己陷入到这种无穷无尽中去,从而无法再纯粹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因而套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他要的是纯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更舒适——的世界就是一条那样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过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键上,而琴键也是有限的。从始至终,他表达的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欢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习惯而且不得已。并且他表达的"船”并没有强调必须是"此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换一条船他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何不给他换条新船,而必须让他跟这条旧船一起死去呢?
这样的质问也许会让导演、也让所有的观众尴尬,这将使故事的结局急转直下,并失去那一层人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许我这样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艺术化了!
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想象
尽管我说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并不表示我就那么反对浪漫化。事实上,不管是对《海上钢琴师》,还是对《树上的男爵》,对他们的结尾我都抱有遗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那样去处理,在我的想象中,1900应该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说迈克不应当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在某个船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家,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他的乐声美妙动人,而且——据说他从不下船。从别人的描述里,迈克意识到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 1900,这时一丝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迈克的脸上绽放,于是音乐响起,是1900狂风暴雨似的钢琴声,在琴声中镜头转向大海,海上有美丽的船只,船只背后是美丽的晚霞,船只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琴声像是从每只船上飘出来的,那么多,那么急骤,仿佛有多个1900在一起弹奏似的。于是字幕升起……
同样,男爵没有必要拉上那个热气球,他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沿着树向远方爬去,越爬越远,渐渐地在众人惊讶的视线里变成了一个小点,最后连这个小点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终生没有下过树的男爵……
后现代派的电影有哪些?
王家卫导演的片子,基本都可以归属到后现代主义电影的范畴里面来,下面是一些很有名的后现代注意电影,建议你可以都去看看!很不错的!
后现代主义电影
希腊导演安哲罗普罗斯在1995年拍出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借着一个电影导演去找寻一部电影诞生之初遗留下来的胶片的故事,回顾了电影和希腊的历史。有人将安哲 罗普罗斯视为20世纪最后的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其实非常的不准确,安哲罗普罗斯的电影是很难概括的,他的每一部电影无不来自希腊神话的原型,漂流、寻找、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对抗的题旨,他也不过是不停地“摹写”史诗罢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中有一个经典场面:导演A在火车上遇见儿时印象中的母亲,母亲带他回家,他带着90年代的身体,加入了1945、1948、1976……的新年舞会,每个人都如记忆般年轻,只有他带着衰老的皮囊。安哲罗普罗斯用电影拼贴了自己的后现代之梦。
英国导演艾伦.帕克执导的《迷墙》一上映就风靡了世界。这里边最首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这支成立于1966年的英国前卫摇滚乐队本身的音乐魅力。不过,《迷墙》首先还是一部电影,一部从视觉上加快步伐将大众带向MTV时代的电影。现在,MTV已经成为全球收看观众最多的视听艺术,甚至连足球也无法与之相比。阿伦.帕克堪称“MTV之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各地的美术学院中,都有《迷墙》的影迷。《迷墙》成了后现代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宣告了“后现代无经典”谬论的不攻自破。美术爱好者谈论它,喜欢它,好像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个观念艺术的展品。这部集摇滚音乐、现代美术和各种形态的影像之大成的影片,是一部对后现代影像充满自觉的影片。
《发条橙》是一部着眼于社会现实的电影,它将青少年的青春期躁动夸大到极致,把人生这一阶段可能发生的破坏图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影片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颠覆传统的、正统的道德规范,指向更为人性的东西。《发条橙》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在德国,1999年青年才俊导演汤-蒂克的《罗拉快跑》是一部成功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影片在结构上为故事设置了三个结局,体现了导演打破传统叙事规则的努力;在影音风格上上,快切、动画、摇滚乐、动感人物、大块色调对比等汇成大杂烩,充分表现出剪贴拼凑的特征。波兰法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盲打误撞》、德国的《罗拉快跑》和英国的《滑动门》都给影片设置了两三种结局,都表现了偶然性早对个体命运造成的决定性影响。
20岁的柏林姑娘罗拉和她的男友,同样是20岁的曼尼,他们遇到了 *** 烦。曼尼不小心将一个黑社会老大的钱给弄丢了,而且是20万马克。20分钟后,老大就要来讨钱,要是找不回来这些钱,曼尼就命在旦夕。曼尼打 *** 向罗拉求救!20岁的罗拉只有20分钟,她想也来不及想,撒腿就跑……
20分钟以后,罗拉拿到了钱!但曼尼等不及,跑到对面的超市去打劫,被赶来的警察一枪射中胸膛……
这是德国青年导演汤·蒂克伟(Tom Tykwer)拍摄的影片《罗拉快跑》中的故事情节,可怜的曼尼死得太惨了。你别着急,还没完呢!
20分钟后,罗拉两手空空赶到,但曼尼却横遭意外,暴尸街头……
20分钟后,罗拉抱着千方百计搞来的10万马克赶到现场,却赫然看见黑社会老大也准时抵达……
《阿甘正传》,该片由汤姆.汉克斯主演,获1995年第67届更佳电影、更佳男主角、更佳导演等六项桂冠。该片表现出的善良、温情,触动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展现了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情等美好情
《阿甘正传》以一个被正常世界视作 “低能儿”的阿甘为主人公,贯穿起一个被改写的人文历史——它对美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巧妙的铺排与重述,并运用了大量反讽、戏拟、电脑仿真、类型混杂、滑稽模仿与“无叙事”等解构手法,对美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历史、流行文化、名牌时尚、广告等方方面面广开玩笑,大肆揶揄,重新解释了历史、战争和英雄,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消遣性的快乐原则,从而建构起后现代文本的叙事模式与造型风格,在打破人文历史谎言的同时又以谎言的拼贴手段复制了一个虚假的寓言故事。当然,如果对上个世纪早期到中期的美国历史比较熟悉,就更能很好地理解该电影的黑色幽默成分,比如熟悉“猫王”的音乐风格、“乒乓外交”、“水门事件”、“反越战运动”的话,其中许多情节一定会让大家会心一笑。
运动片的风格、血腥又恰到好处的处理、扣人心弦的故事主线和有力的社会警示作用,《搏击俱乐部》简直就是90年代的《发条橘子》。在这个只产生了极个别具震撼性影片的年代里,《搏击俱乐部》必定不会被忽略。它给人印象很深,并引发深深的思索。与时下95%的恐怖片不同的是:它留给观众大量的问题去回想和争论。《搏击俱乐部》所展示的发人深省的、多层次的故事给成百上千的评论、特写及观后感文章提供了足够多的讨论素材。 本片的导演大卫芬奇在拍摄《搏击俱乐部》之前,已经有了三部引人注目的影片:《异型3》、《七宗罪》和《心理游戏》。芬奇有心要让《搏击俱乐部》成为一部视觉杰作。同前三部片子一样,《搏击俱乐部》也是色调暗、进度快,观众在看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细想,有人称其为“MTV风格”,但与其他同类影片不同的是,芬奇的每个快速的镜头切换除了可以不让观众觉得乏味,还有其独特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搏击俱乐部》的确是一部暴力的电影。有的情节表现得十分的残忍,以至于一些观众会扭头不看,比如一个人从他的嘴里把自己松动了的牙齿拔了出来。当然,所有这些血腥的镜头都是为了揭示影片的主旨:人天性残忍,而每日苦差麻木了人心,引发狂性,结果产生难料的后果。搏击俱乐部的成员们都是现代社会使人失掉人性和感觉的牺牲品。他们已经变成了轮子上的嵌齿,他们恢复个性观念的唯一 *** 就是返回到最原始、最野蛮的痛苦和暴力的本能中。
导演:丹尼.博伊尔
《猜火车》又名《迷幻列车》,仅用了49天就拍摄完成,是一部成本为250万美金的小 *** 影片。本片描述了苏格兰爱丁堡一群吸毒青年垃圾式的生活现状,其冷静的喻讽口吻,真实的叙述态度,贯穿始终的黑色幽默感及充满现代感的声画处理使之成为另类影片中的经典。影片对吸食 *** 而产生的 *** 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述,同时片中所充斥的堕落情绪及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争论,因而影片一出炉便成为舆论的焦点。那眩目的镜头和娄.瑞德、伊基.鲍普的摇滚乐不啻为一剂 *** ,我们眼直勾勾盯着屏幕,身临其境,当马克的针头扎入皮下组织,我们以为那白色的化学物质是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当一伙人抢劫后在路上狂奔,我们觉得是自己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可称得上是一部精致而出人意表的浓缩短片: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由你 *** 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 *** 的事了。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 *** 嘛要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呢?没有理由。只要有 *** ,还要什么理由?”
主演让、雷诺《这个杀手不太冷》将一个成年杀手和一个未成年少女之间的爱情,刻画得可歌可泣。因为新电影的观众大部分是年轻人,对电影的要求是“一种 *** 的 *** 或无伤的危险”,传统电影中严肃的悲剧、沉重的道德并不在他的作品中呈现,那些人物并不背沉重的包袱,也无崇高的使命,他们的存在为的是自己,追求的是自己的喜乐。吕克·贝松被称为法国新巴洛克电影代表之一,后现代电影领军人物。喜欢看法国电影的观众说起贝松的影片《地铁》、《碧海情》、《尼基塔》、《这个杀手不太冷》、《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如数家珍。
《低俗小说》由“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金表”、“邦妮的处境”三个故事以及影片首尾的序幕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
观看《低俗小说》,如同观看一场流动的“波谱艺术”,美国黑帮片、恐怖片、爱情片的杂烩在一起,以一种戏仿的形式重新拼贴。除了视觉形象拼盘以外,《低俗小说》为人称道的“圆形结构”叙事策略,也是多元共生的拼贴产物。全片由一个序幕(餐馆里的打劫),四个章节(分别被命名为“朱斯和文生”、“文生和马沙之妻”、“一只金表”、“ 邦尼的处境”)构成。这彻底打破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逻辑,首尾相连,似一个圆形从随意一点开始截取,并最终回到了起点。暴力是昆汀作品反复出现的主题,本片中频繁的暴力场面正呼应了它的“圆形结构”,明确指出暴力事件的发生是循环而永无停止的。在这里暴力成了一种生存方式,是对异化、疏远、默默无闻的反抗--然而导演对待暴力的态度始终不是肯定的,朱斯的金盆洗手、文生对爱情的渴望也许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他们都在寻求无可奈何的暴力之外的出路,尽管这种出路在美国这个暴力泛滥的社会看起来是渺茫的。作为叙事的功能装置:伟大的英雄、伟大的冒险 、伟大的航程、伟大的目标皆以丧失,即符合利奥塔对后现代的界定--对元叙事的不信任。这种对元叙事不信任的后现代特征,在影片中集中体现在英雄的丧失。不仅作为杀手的文生和朱丝是失败的,而且作为黑帮老大的马沙是失败的(遭性变态者的 *** ),作为职业拳击手的布奇(不由让人联想到史泰龙扮演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拳击手洛奇)同样是失败的(遭到黑帮的追杀又落入性变态者手中)。这种英雄的丧失带有某种尴尬的滑稽,同时又是我们时代的“后现代状况”--人类历史的进步主义者信仰和鼓吹的启蒙理性遭遇不信任,道德审判和价值判断无限期延迟(观众或许会为昆丁对电影技术花里胡哨的创新困惑不已,但兴奋点显然已从康德的第二批判转向第三批判,他们渴望获得奇特而意外的美学救赎)。既然所有的生活难题都解决不了,一切并不像文化精英们所说的那样,人们也许有理由满足于对现象的表面占有和消费(同时,这不是我们时代反史诗的史诗吗?)于是,剩下的是大众和通俗文化,正如本片的片名所示- -《低俗小说》。
导演:索德伯格
主要演员: 安迪.麦克道威尔,彼得.加拉格尔
得奖记录:第四十二届戛纳电影节更佳影片金棕榈奖 (1989)
第四十二届戛纳电影节更佳男演员 (1989)
一个表面上平静的中产家庭,因为朋友意外来访而失去平衡,暴露出其中充满性失调谎言的真相。原来有洁癖的姐姐安迪.麦克道尔早就跟丈夫彼得.加拉格尔没有性生活,但妹妹劳拉.桑.吉亚科莫却跟姐夫暗中打得火热。丈夫的同学詹姆斯.斯派德带着录影机来访,竟然让姐妹二人因为好奇心而对着镜头大谈心中秘密。一鸣惊人的新导演史蒂文.索达伯格用冷静而富创意的手法剖析现代人脆弱的心理层面,尤其突显出高科技(录影机)无坚不摧的奇妙魅力。
英国著名导演格林纳威早期拍摄过很多试验性很强的短片,后来又长期为标榜另类风格的英国电视四台拍摄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风格手法怪异著称。他学生时代的绘画经验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画面的精良与视觉上的冲击力。这两点,在这部影片《枕边书》中得到了加强与融合。
格林纳威的所有影片都情节怪异离奇,这部影片也不例外,诺子在人身上书写十三章《枕草子》,然后交给出版商的情节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出版商在见到最后一章“死刑者之书”之后,竟然心甘情愿交出性命。这些极度风格化的情节和细节很难令人接受,但在经过格林纳威更加风格化的画面表现之后,反而显露出迷人的美感。不过在短暂的视觉美消逝之后,面对空空的银幕,影片中的一切又是那么令人迷茫。
影片拍摄手法中更大的特色,是创造性地运用画中画的手法。这些形状、位置、大小变幻不定的小画面和整个大画面之间构成多种视觉和结构关系,大部分是与大画面书法对位的小画面说明,还有很多是回忆的画面,也有类似于叠画的电影语言功能。多功能、多层次的大小画面的嵌套与并列,形成复杂多变的语言风格和画面表现力,这是格林纳威在影片中进行的一项电影语言的试验。
影片的故事如何,表现了什么,这虽然是一部影片必备的重要元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格林纳威这部影片的故事性面对大量充满东方情调的精制画面和实验性的电影语言,已经退居到次要位置,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适合的载体而已。在众多主流的故事性影片中,格林纳威的这部《枕草子》令我们看到了一部精彩而富有启发性的“另类”电影。
《枕边禁书》以两位时代相隔、内心却有默契联系的女性的日记为叙述主轴,大量运用电脑新科技,将各个年代、各种时空发生的时间以“画中画”的形式在同一个电影平面展开,开掘出前所未见的电影语法。有些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可以用切换处理的镜头,他都以“画中画”的形式代替,平行蒙太奇在他的电影中成了“平面蒙太奇”。透过“画中画”,观者、剧中人,以及隐藏的电影导演位置是相等的,观众所看到的人、事物无意不是透过导演之眼在观看。
中文名称:巴别塔
英文名称:Babel
别名:通天塔,火线交错
资源类型:DVDScr
发行时间:2006年11月27日
电影导演: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电影演员:布拉德·彼特 Brad Pitt
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盖尔·贾西亚·贝纳 Gael García Bernal十二个人、三个国家、四种不同的命运、一次偶然的事件,皆源于那一声无意的枪响……命运交织的罗网将不同种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灵魂纳入其中。世界上的每个人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六度分割”的理论。他认为,只要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与任何一个陌生个体建立联系。可是这种关联的丝线是多么的微弱,即使我们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我们还是听不见对方的挣扎呼喊,就算听到依然无法理解无法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在电影结束后显现出了一段字幕:“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显然,这绝非一部绝望的电影,而是一部在绝望世界里挣扎的故事,并将孩子视为未来的希望,光明世界必将由他们建成,通天之塔亦必将由他们建成,愿未来的世界不再有误解、隔阂和悲伤。
显然,影片带有强烈的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独特风格,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出什么导演能够把多线索交叉叙事手法运用得如此娴熟,俨然有超越上届奥斯卡更佳影片《撞车》的势头。而且,亚历桑德罗此次把握的故事以及故事种的矛盾冲突显得更加的宏大和人性化。同时,这种多线索叙事技巧在他的手中也已经不再仅仅是表达的工具,而是 极富洞察力并具有深刻见解的表达出口,是其展现故事主题的必由之路。伊纳里图曾表示过,将一些故事线索编织到一起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种习惯。“当我坐在车里看到有人从路边经过时,我便开始觉得那个人肯定比我头脑中的任何东西都要有趣。所以探究他人的内心是我更大的愿望。与此同时,我们所拥有的现实中的一切也是如此的有限。我更希望探索更加广阔的外部世界,还有陌生的外部世界是怎样影响到我个人的等等,都将成为我作品中所要探询的目标……”
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1996)的经典之作。以法国国旗的三色命名的三部电影分别代表了三个主题:博爱,平等,自由。导演用极为细腻的光影音的效果为我们剖析这三个主题。《红白蓝三部曲》是基希洛夫斯基生平最后的三部作品,大师两年后即因病辞世。《蓝色》是忧郁和自由,挣脱俗世的信念才能获得人性与情感的自由;《白色》是尊严和平等,导演在片中探讨和质疑了情爱与平等;而《红色》则是真诚和博爱,人世间充满各种猜忌和矛盾,唯有博爱才能解开羁绊心灵的枷锁。这三部作品是基思洛夫斯基充满人道主义和人文思想的杰作。他以细致而精密的情节来讲述故事,从普通人的人生命运阐释他对生命的尊重和见解。在电影中,无论出场时间的长短,基思洛夫斯基都将主人公的位置给予了女性,也许是因为她们更脆弱一些,更能够体现忧郁、尊严与真诚。在这三部曲中,基思洛夫斯基依然发扬了《十诫》以来的一贯宗旨,用包蕴着宗教哲学精神内涵的戏剧性故事情节表达了自己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
《蓝色》获得93年威尼斯金狮奖,并获得恺撒奖9项提名;
《白色》获得94年柏林电影节更佳导演奖;
《红色》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更佳外语片,并获得恺撒奖7项提名。
在三部电影中,都有令人痛苦的道德抉择。《红》中,老法官告诉瓦伦婷,邻居中有一个家庭看似幸福,但丈夫却背着妻女在外面偷情。那么,瓦伦婷该马上去揭穿他吗?那样他们将看 *** 实然而痛苦,还是依然让他们隐藏在平静之下呢?《蓝》中,朱丽叶的邻居在夜总会里做脱衣女郎,她认为这样做自己很快乐,男人们也很快乐。但是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父亲就坐在台下观众席的之一排!《白》中,商人米高拉成功但是已对人生厌倦,他求卡鲁把自己枪杀,作为报酬,他将帮助卡鲁回国,并且有资本做小本买卖。而卡鲁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能帮他回国了。七十年代,波兰电影艺术大师K.Zanussi开创了“道德焦虑电影”,基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把“道德焦虑”推进到一个更深的层面。基斯洛夫斯基认为,在自由主义社会中,人的道德处境更为孤绝。因为,自由主义社会没有国家道德、民族性道德、阶级道德一类的或虚构、或强制的全民道德。个人的道德承负及其软弱无力在自由主义社会中更充分地显露出来,所谓自由主义伦理,首先是对个人的道德承负力的脆弱的体认。在自由主义社会,个人的道德壮况是怎样的呢?基斯洛夫斯基仍然通过个体性的道德困境来探讨自由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负担。自由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自由、平等、博爱,《蓝、白、红》三部曲要探讨这些价值理念的私人含义。任何价值理念都不是抽象的,社会制度中的大理念也体现为具体的个体私生活事件。要想知道生活制度的 *** 理念的味道,最恰当的办法是体味在这个生活制度中生活的个人眼里噙着的泪水。
暴雨将至》给人的震撼是非常巨大的,Milcho Manchevski(米尔科.米切夫斯基这位马其顿导演的处女作(这是他之一部长片),一举夺得1994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1995奥斯卡更佳外语片奖提名,1996年独立自由奖等三十余项国际大奖,决非侥幸。本片分成三个部分。一段不可能的爱情、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段手足的残杀,将前南斯拉夫地区暴雨将至的社会背景和几个故事联系起来,无理性的民族、宗教仇杀将爱情、亲情无情地打破,让人看了很悲痛。可以强烈感受到影片中,导演深藏其中的渴求:对人类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
之一部分:WORDS (字)-----马其顿的农村
一个年轻的神父藏匿一个出逃的女子,爱情随之滋长。当他们准备去伦敦找摄影师的叔叔时,女子的家人找到了她。女子死于哥哥的枪下,爱情如鸟一般飞过,我们都无能为力!
第二部分:FACES (脸)---伦敦的都市
安妮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可是她还有一个放不下的情人亚历斯。亚历斯是马其顿来的摄影师,16年前来到伦敦。其实我们很清楚这个亚历斯就是之一部分中年轻神父要投奔的叔叔。有一张照片让我们心头一悸,照片上是马其顿的女子死在哥哥的枪下,神父看着她。女人的丈夫很清楚她的出轨,可悲的是他居然死在餐厅的乱枪中,一张脸被打成一片模糊。
第三部分:PICTURE (图片)---马其顿的农村
亚历斯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这里时有纷争。他为了带女孩出逃被朋友枪杀,女孩终于得以出逃。镜头回到之一部分的开始,我们终于清楚的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女孩逃到了神父的住所,尽管后来也逃不开死亡的宿命。干旱的土地终于迎来暴雨倾盆,雨中躺着亚历斯的尸体。
整个故事因为形式的错乱而变得有些轮回的宿命,充满了不可抑制的惶惑,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猖獗。而片子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微妙错综,没有正面的枪林弹雨但是每一次开枪都有惊人的震撼力。亲情和爱情都变得不堪一击,原来种族的纷争是如此残酷。三个故事殊途同归,影片的背景是笼罩着内战阴影的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没有可能的恋情,个人的极大矛盾,回归和宿命。三个故事在人物的交错纵横中揭示战争的悲剧,而狭隘的种族主义正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1994年,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经过改编将昆汀·塔伦蒂诺的剧本《天生杀人狂》搬上银幕。这部电影由于其中对暴力的渲染和对美国新闻媒体的讽刺迅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尽管与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杀人狂》还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奥利佛·斯通通过MTV式的拍摄剪辑手法、肥皂剧和动画片的综合运用以及大量另类音乐等多种新颖的视听语言大大 *** 了观众。本片从一个新鲜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疯狂的犯罪行为与同样疯狂的媒体行为。剧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妇,他们更大的乐趣就是杀人。他们的举动引起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注意,并且在自己的节目上加以报导。这一来,他们的知名度很快地又被提高了。即使是他们被捕之后,记者的报导仍然没有停止。一切的犯罪在媒体的眼中似乎都变成了另一个样子。我们该不该为此而感到悲哀呢?
《黑客帝国》之一部讲述的是诞生,一个平凡的 *** 朋克在父爱和情爱的关心下释放了自己的心灵,成了将人类救出虚拟世界的救世主。第二部讲述生活,这个救世主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探讨起预言和选择的关系,以及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三部讲述死亡和新的开端,在救世主代表的人类和先知代表的机器共同努力下,战胜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还给人类和机器一个阴阳共生的和平。
同时,这个三部曲还是一部人类思想的大历史,从一个善恶对立的世界到一个善恶模糊的关系,直到善恶对立完全消失,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这正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先知的阴阳图案耳环正说明了这一点。
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发生在母体这个虚拟世界里,在这样一个程序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可以改变,包括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为人力所改变的自然定律。因此,无论是尼奥躲避子弹,还是玻璃幕墙波浪式爆炸,都是虚拟世界中由机器模拟出来的自然定律给暂时破坏或修改的结果。可见,“子弹时间”的运用,并非单纯是为了展现特效,实际上是和影片的故事的整体架构融为一体的。如今“子弹时间”几乎已经成了“视觉滥效”了,无论什么影片都想拿它来炫一下,可在影片摄制的1998年,这在银幕上还是个非常原创性的东西。“子弹时间”特效在《黑客帝国》中的应用,是以120架尼康照相机围绕着被拍摄对象,然后让这些相机的快门按照电脑预先编程好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开始拍照,然后把各个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扫描进电脑,由电脑对相邻两张照片之间的差异进行虚拟修补,这样就能获得360度镜头下拍摄对象的连贯、顺滑的动作,最后再由电脑将该连贯的动态图象与背景融合,才有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奇镜头。《黑客帝国》三部曲从奴役和仇恨开始,首先讲述的是犹太和基督教的历史,是善和恶的完全对立,是上帝和撒旦你死我活的较量。电影设定的场景却是希腊化的,是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讲述人如何定义真实,如何发现真实。尼奥成为救世主,是依赖着基督教最有力的爱的力量,所以那一刻,当尼奥在伊人一吻中复活,他成了基督教的救世主。《重装上阵》则是存在主义的故事,这是一个“上帝死了”的时代,超人开始怀疑存在的意义。这也是善和恶对立的模糊阶段,如同加缪的文学,不是善恶的对立,而是光明和黑暗的对立,其界线是模糊的。同时,尼奥面对的困惑也是郭靖的困惑,究竟什么能判定好与坏?如果自由就是好的,那史密斯的破坏性该怎么看待?存在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不一定是选择有所为,也可以选择无所为,无为比有为更自由,因为无为不会冒犯别人的有为。所以,尼奥在《最终战役》中没有接受先知的糖,做了和第二集相反的决定。
《记忆碎片》此片的奇特结构,真的让人有失忆的感觉,具备自我的身份之谜,而且到底应该相信谁,而就连自己都不能相信。如果你看过本片导演克里斯托夫·诺兰的另一部影片《党羽》,那么你就会知道看这位导演的片子可不是件省心的事,他会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设想猜测最终的结局,本片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开始于一起抢劫案,也终结于这起案件,我们知道发生什么却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所有的答案都在主人公断断续续的回忆闪现中,每次回溯,我们都会找到一些新的相关线索或当事人,他们将观众和莱昂纳多一起引向结尾,也可以说是最初的开始。
可能还有好多精彩的所谓后现代电影,一时想不起来了,或许还有好多没有看过的,比如黑泽明的〈罗生门〉、 岩井俊二的〈情书〉等,有机会看看。
可能后现代主义电影就是一下子看不懂,再看似乎有些明白,可怎么看也不会全懂,但又总能让你有些感触的电影。当然了,就是看不懂也不说出来,要装懂。
一部电影
男主角是杰森·斯塔森。他算是西片里比较能打的一位二线影星。最近两年比较活跃。之前还有一部上映了《怒火攻心》,基本和《玩命快递》是一个风格。现在北美又上映了他和李连杰主演的新片《War》。目前国内还没上映。但是可以下载到枪版的。
以下是玩命快递的介绍
◆ 片 名:非常人贩 / 港译:换命快递
◆ 制 片:吕克·贝松(Luc Besson)
◆ 导 演:元奎(Corey Yuen)
◆ 编 剧:吕克·贝松(Luc Besson)
◆ 主 演:杰森·斯塔森 Jason Statham
舒淇 Shu Qi
切基·卡尤 Tcheky Karyo
◆ 类 型:犯罪(Crime) 惊悚(Thriller) 动作(Action)
◆ 国家地区:USA
◆ 语 言:English
◆ 发行公司: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 首映日期:2002年10月11日
◆ *** 成本:$21 + $0 (单位:百万美元)
◆ 首映票房:$9,107,816.00 (单位:美元)
◆ 全美票房:$25,296,447.00 (单位:美元)
◆ 海外票房:$9,200,000.00 (单位:美元)
◆ MPAA定级:PG-13 级
◆ 片 长:92 分钟
◆ 官方网站:
◆ 影片简介:
故事发生在法国南部,弗兰克·马丁(杰森·斯塔森饰)是个送货员,是那种专门为黑道人物送包裹的“地下送货员”,他当过特种兵,身手了得,外表冷漠,喜欢独来独往,多年来他一直坚守三条戒规,那就是:一.一旦接货就要干到底;二.从不打听雇主的情况;三.从不私自拆开包裹,这也是他能一直干到现在的原因。
这不,今天马丁又接了一单生意,一个美国人让他送一个包裹,马丁二话不说就上路了,可是路上他发现他的“包裹”动起来了。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打破了自己的第三条规矩,去查看了包裹--结果发现里面是一个美丽的东方女子(舒淇饰),嘴里被塞上了东西。这女孩是一个中国蛇头的女儿,她父亲专门把中国非法移民走私运送到法国。因为父亲在生意上得罪了人而被绑架……
马丁决定帮这个女孩逃生,这个决定为他带来了种种麻烦,美国人开始追杀他们,而马丁和女孩也发生了感情......
幕后:
吕克·贝松1999年拍摄完成《圣女贞德》之后就搁下导演的活儿,将工作重心转向编剧和制片,作品包括在法国大红的《终极杀阵》(Taxi)、《龙之吻》和《绿芥刑警》。本片是他和香港电影人的又一次合作。这样的阵容使得本片具有浓厚的“欧亚混血儿”风格,不过剧情是地道的美国式。名下的经典作品包括《这个杀手不太冷》和《妮基塔》的吕克·贝松和人合作编写剧本,是影片最基本的保障。据卡曼说,写剧本的过程高度紧张,两个人除了吃饭睡觉就在写作和讨论,创造力充分发挥。早期如《碧海蓝天》这样充满艺术情调的影片现在是少了,不过吕克·贝松若才华不老,他应该还有出彩的地方。
元奎和袁和平等人近年来一直在好莱坞帮助美国人设计影片中的武打场面,《黑客帝国》等片中让人目眩的动作让西方人很是激动。在《X战警》、《龙之吻》担任武术指导之后,元奎此次正式执导,把看家本领使到自己导演的之一部西片中自然会更加出力。按他自己的说法,每一部影片他都力求让观众看到一些以前从没见过的武打动作和场面。和舞蹈的编排一样,武打动作及场面的设计无疑限定或发挥了演员的潜力和魅力。中国大陆影片中的武打动作之单调乏味往往是影片让人犯困的元素之一。香港武侠电影或 *** 片长期以来有自己的传统,其实水平是比较高的了,何况功夫片本是香港电影特色,其中技巧应用到别的片种也是一样得心应手,只是要在长期立足,更要求新。别说中国观众早看成了内行,西方观众也越来越熟悉打斗场面,小伎俩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
好在还有舒淇。她的气质有点象梦露,或者许多被认为性感的明星,例如碧姬·巴铎,天真和成熟交织,令人着迷。国外有人介绍她的时候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这样的词,她的美貌其实也不是人见人爱,不过这都是见仁见智,倒是演技更需进一步得到肯定。舒淇引起国际影坛注意是靠去年那部《千禧曼波》,但她真正想有所突破还需要好片支持。本片2000万美元预算,不算大片,男主角也不是大明星,要求大突破比较困难,但表现自己的特色,吸引住一些观众,还是可能的。她的角色,黑帮头目的女儿,漂亮大胆,应该比较容易讨好。更大的困难在于语言。整天有个语言老师随在身边教英语,舒淇称是几年来较费心力的一次经验。但在吕克·贝松的 *** 中出现无疑对她的事业是个推进。
男主角斯坦森在《两只大烟枪》中的表演为人称道,其他作品包括《救世主》、《火星幽灵》、《偷拐抢骗》。他的秃头形象和布鲁斯·威利斯恰成对照。斯坦森是英国人,和模特凯莉·布鲁克订了婚。他在《两只大烟枪》中的表演吸引了卡曼,后者认为他“有能力静下来”,使银幕上惯见的硬汉英雄形象柔软一些,为他强悍的外表增加些维度。而弗兰克这个人物,“他生活在法国南部,过着安静的日子,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墙,更重要的,他有自己从不打破的规则,”斯坦森评论说,“他不是一个谋杀犯或暗杀者,他是完全不同的。他可以轻易打断冒犯他的人的鼻子,但他更愿意把事情弄简单一点,把伤害减到更低。”安静的男人常常很惹人好感,如果他碰巧又会打架,就更好了。而打架这一关,斯坦森也有足够的体育天赋来完成拳击、潜水、驾车等技术活。
本片2001年10月在法国开始拍摄,虽然也包括巴黎,尼斯,马赛等地,但表现的不是大家在电影里看惯的蓝色地中海风情,而是法国不大为人所知的一面。拍摄中吕克·贝松不很常去片场,不过偶尔也出出手,例如一场水下的戏就是他亲 *** 摄。影片预定首映是在11月,现在提前到有很多片子上线的9月,不知逐鹿结果如何。
找科幻片
【简介】
是电影类型的一种,其特色的情节包含了科学奇想。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月球之旅》海报 首先,我们也许可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年代以后的好莱坞科幻片在故事上乏善可陈,在视觉效果则上富有极大的冲击力,画面也更加精 *** 真。《独立日》,《侏罗纪公园》系列,《星战前传》之一部(Star Wars: Episode I-The Phantom Menace,1999)和第二部(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等影片将观众培养得对那些花费高昂的特技大场面甚至开始司空见惯起来。当令人眼花缭乱的电脑特技在银幕上趋向于饱和的时候,好莱坞科幻片也同时开始迷失了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好莱坞科幻片开始探索新的主题,比如克隆技术和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编辑本段]【好莱坞科幻片的基本模式】
一、背景多样但内部逻辑严格,对于科幻片来说,故事可以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任何时候,并且可以在中途大幅度地更换年代,但实际上它要叙述的真正内容所占据的期限仍然很有限;类似地,科幻故事发生的地点看似不着边际,但实际上也非常有限。虽然好莱坞科幻片在想象上天马行空,但它在逻辑规则上却最为严格,讲求一个内部真实性统一连贯而不矛盾的虚幻世界。
二、人物塑造比较简单,好莱坞科幻片大多希望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特效和情节,因此其人物塑造相比于其它类型片来说是较为简单。人物的维度较少,表面和内心较为一致,性格没有变化或只有简单的变化。但近些年来这种状况也有所改变,科幻片也开始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对人物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恼和困难的描述开始加大力度。
三、“激励事件”往往具科幻因素,比如时间的错位、外星人的入侵、恐龙公园的建立等等,它打破了原有的平衡,迫使主人公做出反应。和其它类型片一样,科幻片的冲突也包括内心冲突、人际冲突、外界冲突(包括社会冲突和更大的环境冲突)这几个层面,但一般来说,科幻片中更大的冲突是人与大的环境力量的冲突,比如自然灾害来袭、外星生物侵略等。
四、推崇的仍然是生命至上、追求正义、珍惜人生这样传统而永恒的价值。
[编辑本段]【科幻片概况】
(一)科幻片解析
科幻片,顾名思义即“科学幻想片”,是“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①科幻片从诞生之初便与科幻小说缔结了不解之缘,如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改编自两部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月球上的之一批人》;威尔斯的《隐身人》、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柯南道尔的《失去的世界》等科幻小说被搬上银幕后,引发了系列电影拍摄,科幻文艺中常见的题材,如科学狂人、星际旅行、时空穿梭等在此时出现,形成最初的套路。好莱坞则延续了改编科幻小说的传统,如《侏罗纪公园》、《人猿星球》、《少数派报告》、《星际舰队》等,并将其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片种。
目前国内对科幻片的态度基本是从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的角度,或者电影的奇观本性进行谈论。如邵牧君在评论中称“科幻电影的妙处即在于只要某种科学设想一露头,它就能虚构出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人和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 或活跃了人们的想象。”②
也有部分观点认为科幻片与神话故事有关,或将“神话”作为一个描述性词汇,用以形容“科幻片”,但均认为科幻片与科学无关,只是恐怖片的变种。如美国电影理论家V.索布恰克及其著作《银幕上的外层空间——美国科幻电影》,称科幻电影与科学“根本没有关系”;周传基则发表评论,指“所谓的科幻片只不过是现代封神榜”,《星球大战》是“最古老的神话故事,亦即没有任何信息量的陈词滥调,骑士与公主”。③
尽管如此,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当科学观念、艺术想象和电影手段三者结合时,科幻电影随之产生。”④H.弗兰克给科幻片下的定义是:“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其主题基本有如下四种:宗教与反叛主题、凡尔纳式科学享乐主义主题、权力与秩序主题、罪恶与拯救主题。
(二)科幻片概况
从电影史的发展来看,尽管“科幻电影”一词出现于1926年左右,但是早在电影诞生之时,科幻片的雏形就已随之产生,如法国导演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1920年)、《太空旅行记》(1904年)和《海底两万里》(1907年)。纵观科幻片的发展,除了早期的法国电影之外,美国科幻电影自诞生后,就以迅猛的势头成为主力,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经验和文学积累,其他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
20世纪50年代是科幻片的之一个 *** 。为其繁荣提供动力的,是科技尤其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及二战结束之后冷战思维的影响和人类对前途的恐惧感,如罗伯特.怀斯的《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
——————————————
①许南山主编:《电影艺术词典》,第1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②邵牧君,《科幻电影是科学和幻想相结合的电影》,《中国电影市场》1999年第9期
③周传基,《科幻片与科学无关,只是恐怖片的变种》《文汇电影时报》1998年10卷第1期
④王志敏著,《现代电影美学基础》第309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随着越战结束,各种运动蓬勃兴起,以及电脑技术的迅速发展,70年代迎来了科幻片的第二个 *** 。以法国的《阿尔发城》、前苏联的《索那里斯》以及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1968年)为先导,直至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年)形成气候,科幻片也从B级 *** 逐渐升为A级大 *** 。
80年代中后期以来,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科幻片在掀起第三次 *** 的同时也被末世情结所占据。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1984年)拉开黑色序幕,经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1993年)、凯文.雷诺兹的《未来水世界》(1995年)、吕克.贝松的《第五元素》(1997年)等影片的缀联,直到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国》(1999~2003年),均呈现出注重视听、表象的特点,末日景象纷纭而至。
与此同时,为了更大限度上迎合各种口味的观众,类型的拼贴和融合已经成为科幻片的一个重要特征,许多影片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毫无质疑地具备科幻元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幻想提供了保证,也能成为新的科学幻想的源泉。科幻电影的有趣现象是,它在想象空间中,更先进的科技所表现的,常常与古老的神话有关,甚至直接选取神话为己所用,如《骇客帝国》、《少数派报告》、《X战警》等。恰如皮洛所言:“一个发展电影和神话的比喻手段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编辑本段]【科幻片和灾难片的区别】
-- 黄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 。”
“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 。”
一、发展历程
几乎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cinematograph的同时,科幻影片便问世了。1895年的《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这部长约一分钟的影片展示了未来工厂的景象:活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在另一端瞬间就出现各种猪肉食品。这看似偶然和无意的选题却影响了之后一百多年的科幻电影。时至今日,在关于未来机器的电影中,电影人还是在重复这一简单的逻辑:机器等于神话,机器毁灭人类。他们或极尽嘲弄挖苦之能事反思机器工业对人性的摧残,或大显特效后期之手段展示机器对文明造成的灾难。
第二部有典可查的科幻电影是1897年的《20世纪医生的奇遇》:一个瘸子请求医生移植新腿,而医生却在移植双腿之后雅兴大发,将患者的头颅也换成了别人的漂亮脑袋。这种近乎嘲弄的描述甚至讽刺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医学有能力改变人类的一切时,人类本体是否已经发生了置换和错位?当科学家满怀欣喜地敲开生物技术的大门时,开门的会不会就是撒旦本人?
之后的科幻电影是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的天下。1897年他 *** 了一部关于X光仪器的短片,该片之一次将定格摄影和双重曝光特效应用于电影。1902年,他综合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月球上的之一批人》两部小说,拍摄了影片《月球之旅》。该片以华丽 *** 和爆满票房一举成为科幻影片的里程碑作品,开创了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发的“太空旅行”题材。
20世纪20年代,艺术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而不断革新,世界科幻电影步入蓬勃发展时期——电影放映时间从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技术从无声走向有声,场面趋于庞大壮阔,蒙太奇等电影理论也逐一出现。30年代的“宇宙英雄”系列及其周边众多电影作品带来了科幻片的之一次浪潮。
经历了60年代的短暂低谷后,1968年《人猿猩球》和《2001太空漫游》宣告了科幻电影第二次浪潮的来临。《2001太空漫游》堪称科幻电影的一大里程碑:场面宏大却不失细致入微,大到空间站,小至太空厕所,无不摄入镜头。70年代以后,一大批具有超人才华的优秀导演现身好莱坞,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在此期间拍摄了科幻电影领域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如1976年《星球大战》、1981年《银翼杀手》、1982年《E.T》等等。
20世纪90年代,电脑特效和信息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好莱坞转向高科幻、大投入、先进管理的运作模式,大量优秀影片如《侏罗纪公园》、《独立日》、《黑衣人》、《第五元素》等涌现影坛;其它国家的科幻片相较一落千丈,好莱坞科幻电影从此称霸寰宇。
2003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一些欧洲科幻电影的 *** 水平蒸蒸日上,其中不乏法国《女神陷阱》、俄罗斯《守夜人》等优秀之作。相信不久的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海外片场将挑战好莱坞,科幻片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二、好莱坞电影模式
1.奇观与猎奇
从梅里爱开始,科幻影片就与令人目眩的奇观密不可分。宇宙太空、宗教神话、异域探险、历史传奇、童话世界……在梅里爱的数百部长短不一的影片中,遍布了各种奇观和幻想。但科幻题材对梅里爱而言,并非科学的延伸,而是借以呈现景观的道具。梅里爱的兴趣并不在于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来发展。他更为看重的是电影作为奇观呈现工具的能力。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评价的:“梅里爱利用特技经常是为了使人感到惊奇,它本身成了一个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手段……梅里爱发明的是未来电影的音节,但他应用的却是莫名其妙的咒语而非表达意思的语句 。”
梅里爱使得科幻电影烙上了无法抹去的奇观胎记,纵观好莱坞影坛,从1968年的《太空漫游2001》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从1976年的《星球大战》到1999年的《黑客帝国》……史诗般的太空旅行场景、几可乱真的史前恐龙形象、场面宏大的太空战争、幻如灵境的虚拟世界……无一不是借助奇观效应大赚票房。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一次次的冲击观众的视网膜,无数次观众以为奇观已经达到了极致而若干年后更大的奇观却总是呼啸而来。或许,好莱坞科幻片如果失去了高科技的特效包装,那么它便失去了最精彩的形式;而这个形式一旦被剥离出去,我们会发现它的内容已经所剩无几——实际上,好莱坞科幻片的内容即在于它的形式,形式便是它的内容。完全的,彻彻底底的奇观轰炸。
奇观是电影的本质之一。科幻电影兴起的几十年中,猎艳奇观的天性驱使着人们涌入影院,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塞入好莱坞的腰包;而好莱坞也看准了科幻电影的敛财天赋,将科幻电影的奇观特性一次次的强化乃至异化。当观众某一天对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观报以鼾声的时候,估计好莱坞视觉系的科幻导演只能将 *** 粉末撒在电影院的空气中,别无它法 *** 观众的神经了。
2.与科幻小说
太阳下没有真正新鲜的事物,科幻的想象力也无法超出柏拉图为人们画下的认知洞穴。大师的科幻电影也无非是祖传的老三样不断旧饭新炒。选题集中现象在好莱坞科幻片里尤为明显,导演基本上是在重复作家的创意。很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影片都来源于著名科幻小说,或完全改编自小说原文,或籍由小说的一些著名情节、片段以及理念来获得灵感。仅菲利普K迪克一人被改编的电影就包括:1981年《银翼杀手》、1990年《全面回忆》、1995年《Screamers》、2002年《强殖入侵》、《少数派报告》和2003年《记忆裂痕》。著名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经典也大量被搬上银幕,如1966年《奇异潜航》、1999年《变人》、2000年《黄昏》、2004年《我,机器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幻类电影的选题局限。
但不幸科幻电影的艺术水平明显逊于科幻小说。目前主流题材的科幻电影,其水准基本上只相当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30到60年代)的水准。总体而言,90%的科幻题材集中在外星生物、人造生命、太空历险、时空异常和机器人等几个狭小的选题上。纵观近几年的科幻大片:《E.T》、《火星入侵者》、《异形》、《独立日》、《第五元素》、《火星人玩转地球》、《黑衣人》等属于反映外星生物的影片;《侏罗纪公园》、《第六日》、《哥斯拉》等是反映人造生命的影片;《太空漫游2001》、《星际迷航》、《红色星球》、《人猿星球》等属于反映太空历险的影片;《时间机器》、《回到未来》、《时空频率》、《蝴蝶效应》等反映时空异常;《机械战警》、《终结者》、《机械英雄》、《人工智能》、《我,机器人》等是反映机器人的题材……还有一些电影同时综合了几种题材,如《星球大战》同时包括太空历险和外星人元素,《黑客帝国》是机器人和时空转换的综合等等。但几乎没有一部作品能跳出臼窠。
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几种科幻题材更适合于搬上银幕;另一方面,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选题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和票房号召的符号,更容易引发出人们对影片的期待和热衷。如果某个电影是冷僻的太空物理学题材,那么导演一定要加上足以吸引眼球的噱头,诸如太空旅行冒险不慎坠入黑洞的边缘云云。
3.人物形象平面化 DOLCN.com
科幻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物刻画和表现的模式化倾向,较少有深入的人性揭示和反思。
在大多数的科幻电影中,一般都有一个全能的超级英雄,而这个超级英雄的大部分名额都被男性所占据,女性只是在其中作为点缀和陪衬。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少数派报告》中的乔恩,《我,机器人》中的侦探史普纳……他们天生就具备了常人所不及的敏捷和睿智,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他们没有深层次的个人行为动机,只是天生而来的被迫害者和反抗者。他们没有复杂的情感斗争,没有令人信服的个人性格……但是,这毫不影响科幻片的票房收入和观众认可度。
恰好相反,如果一部科幻片将大量笔墨用于人性的反思和人物的塑造,那么它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低成本的三流科幻片。例如1996年的《星河战舰》,情节极为简单,只是单线陈述人类与巨大昆虫的战斗过程,其人物基本都属于头脑简单的热血炮灰和场景配料,但是票房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至今被影迷列为科幻片的经典之一。而2003年的《星河战舰2》花费大量菲林刻画一个反主流的人物形象,人物饱满了,场面却平淡了,结果被视作当年最失败的狗尾续貂之作。
不仅如此,科幻片甚至允许主要人物的缺席和主线的模糊,科幻经典之作《太空漫游2001》就充斥着冗长的硬科幻场景描述和细节刻画,人物关系和性格描写几乎为零,其主旨据称在于揭示人类科学发展的核心奥秘,充满了神秘主义思辩和唯心哲学色彩。
当然,类似的科幻电影模式现在已经时过境迁,好莱坞也在不断丰富人物的菜谱,《黑衣人》的白黑配、《黑客帝国》的人种拼盘、《星球大战》的ET秀……角色的变化日益新奇。但是,这里人物依旧是场面的佐料,主角依旧是性格简单的英雄……否则,那就是抢戏——抢奇观的戏。
4. 科幻外套与审美俗套
实际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大部分只是一个普通剧加上了科学外套。导演们把恐怖片、动作片、灾难片和喜剧片的内容加以科幻的修饰,使之看起来如同科幻片,其本质的叙事结构和元素配比仍然延续了其他类型的电影。
例如恐怖片与科幻片的结合——这一组合模式最为历史悠久且理所当然——人类对于未知总是怀有不可理喻的恐惧心理,而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从之一本科幻小说《弗莱肯斯坦》起,各种科学怪物就以狰狞的面目来赚取观者的注意力。从恶魔到幽灵,从机器到巨猿……时至飞碟热兴起的若干年间,外星异种便取而代之,用更加神秘莫测和光怪陆离的面孔来恫吓观众。票房大获全胜的《异形》系列可谓是科幻加恐怖的典范。
科幻包装的动作片也极为常见,几乎每一部科幻电影都有大量的打斗场面,以至于人们往往搞不清楚个别正宗的动作片——如《007》电影中的某些集到底是科幻片还是动作片。实际上科幻片基本上无法剥离其动作元素,二者相区别的特征或许只在于谁为谁服务——到底是科幻元素装点动作电影还是动作噱头服务于科幻电影……说到底,二者其实是无法区分。
还有与灾难片紧密结合的科幻电影,例如《后天》和《天地大冲撞》等等。不曾发生的灾难往往比真实的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冰河时期的突然降临,彗星撞击的不期而至……好莱坞的特效使得所有天灾人祸都出奇准确地降临在纽约曼哈顿的附近。
还有科幻加喜剧,科幻加爱情,科幻加侦探等其他模式……只要制片人愿意,科幻配料——加什么锅底都可以。
[编辑本段]【文化与艺术评析】
1.现实关注的转移与虚化
幻片在它诞生之日起便远离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题材,远离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和人性悖论。正如每个时代都有清谈的士人和幻想的狂徒,当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们在高度紧张的生存竞争中,也需要一些超现实的梦境来寄托遐思。科幻无疑取代了过去神话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电影已然成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创造的幻象使得观众暂时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获得片刻的超脱和升华。
正如玛丽·奥勃莱恩所描述的科幻电影的诞生:
“一门新的艺术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种由它自己的巫师们在黑屋子里表演的部落的仪式,它引导观众进入松弛、半睡眠的状态,如同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描述的那种梦境:
睡眠有时会使哀伤的眼睛闭上,
把我从自己周围人们那里暂隔开 。”
科幻电影对于现实关注的虚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转移民众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将理想寄托于遥不可及的未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个时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但人类毕竟有着超脱现实的需要。在科幻片的世界中,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人们,号称最不可救药的人们,这些据说没有信仰的人们,在科幻的催眠下,嚼着口香糖和爆米花睡着了。
2.神性的科幻
这些评论可能言之过高,但是,科幻片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所具有的诗性和神性更适合于放松当下的人类主体。上帝已经死了,科学还活着,那么,就让科学来代替上帝,让新的神话和传说来救赎人类的灵魂吧。
四、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玛丽·奥勃莱恩 《电影表演》
约翰·巴克斯特 《电影中的科学幻想》
曾耀农 《论科幻影片》
路春艳 《对类型电影的认识》
张东林 《科幻电影:在幻象和本体之间》
虞吉 《电影的奇观本性》
党昊 《类型电影探因》
李瑞光 赵方 《好莱坞电影中不同叙事结构的人物塑造》